11月3日,台湾中时新闻网披露了嘉义某陆军营区的逃兵案细节——一名入伍仅25天的二兵,用一场“深夜逃亡”,把台军年轻人的兵役困惑摆到了台面上。

主角叫阿源(化名),2024年12月17日刚分到台陆军步兵第101旅。今年1月12日凌晨2点,营区一片安静,他趁着战友熟睡,摸黑从寝室窗户翻了出去。没直接跑,反而先绕到单位办公室,撬开抽屉翻出一部手机——或许是想联系家人,或许是想查路线,但监控把他慌张的动作拍得一清二楚。拿到手机后,他踩着营区外围的施工围墙砖缝,翻出了营门。

部队清晨清点人数时发现“少了人”,调监控确认阿源逃逸后,嘉义地检署立刻发布通缉。18天后,也就是1月30日,阿源还是被缉捕归案。法官审理时认定,他“明知现役军人离营属严重违纪,仍刻意逃跑”,脱役意图明显,最终判有期徒刑5个月,允许易科罚金——每天按1000新台币折算,相当于要交15万新台币(约3.47万人民币)才能代替坐牢。

这不是个案。台媒统计,2019年至2024年,台军事机关移送侦办的逃兵案高达48件。为什么年轻人宁愿“冒违纪风险”也要逃?岛内名医沈政男10月在《中国时报》的文章点破了根本:“台湾人从来不把当兵视为‘爱台湾’的行为”。有台湾年轻人直接说,“我根本不知道为何而战、为谁而战”——当“”势力把军队当成“以武谋独”的工具,这些年轻人的兵役,变成了“稀里糊涂扛枪”的迷茫。

从翻窗时的手抖,到躲在外面的18天,阿源的“逃”里没有“反抗”,只有普通人的本能:当一场“义务”变成“不知道枪口该对着谁”的困惑,逃跑反而成了最真实的选择。而这起逃兵案,不过是台军“人心散了”的又一个缩影——当年轻人连“为谁当兵”都想不通,这样的军队,又谈何“战斗力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