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日傍晚,安徽纪检监察网的一则通报,让“马从军”这个名字突然走进公众视野——合肥市纪委、市委巡察办主任马从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,经安徽省纪委监委指定管辖,目前正接受宣城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。

作为合肥纪检监察系统的“老人”,马从军的职业生涯几乎都围绕着“监督”二字展开。公开资料显示,他是安徽长丰人,1992年6月入党,1989年3月参加工作,拥有工学学士学位。从基层岗位起步,他一步步成长为市纪委、秘书长,还曾兼任市监察委员会委员、三级调研员,算是纪检系统里“深耕多年”的“自己人”。

更让网友议论的是,马从军曾多次以“从严治党”为主题,到机关、企业等单位作专题辅导报告。“给别人讲纪律的人,自己先破了纪律”——这种反差感,成了这起案件最受关注的点。有网友留言:“纪检干部更该懂‘手电筒不能只照别人’,可惜他忘了这句话。”

近年来纪检监察系统“刀刃向内”的案例并不鲜见,但每一次“内鬼”被查,都在重申同一个原则:监督者必须接受更严格的监督。马从军的落马,既是对“纪检干部 immunity(豁免权)”的彻底否定,也是纪检系统自我净化的具体体现——不管是谁,不管身居何职,只要触碰纪法红线,都要付出代价。

对普通群众来说,这起案件的意义远不止“看个热闹”:它让我们看到,不是“抓外人”的游戏,而是“清理内部”的硬仗。只有把“内鬼”揪出来,纪检队伍才能真正成为“铁打的铁军”,才能让群众对“从严治党”有更实在的信心。正如有网友说的:“查‘内鬼’比查任何人都让人安心,因为这说明纪律真的‘长牙’了。”

从“监督别人”到“被别人监督”,马从军的人生转折,本质上是“权力不受约束”的必然结果。而这起案件,也给所有公职人员提了个醒:不管从事什么工作,不管握有多大权力,守住底线永远是最基本的“必修课”——毕竟,纪律面前,没有“例外者”,更没有“局外人”。

“内鬼”马从军被查